当大厂垄断数据后,如何形成新的隐形托拉斯
当你“免费”地刷抖音、刷淘宝时,竟在免费地为互联网大厂积累数据,从而为它们的盈利贡献你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难道使用我的行为所生产的数据不需要付费吗?
剩余价值理论在数据资产上的体现
平台收集了大量数据,形成了事实上的竞争优势。对于平台而言,数据是一种可以强化其垄断地位的战略性资产,因为平台在一个领域收集了大量数据之后,在进入另一个新的领域时,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作为战略性投入,获得竞争优势,从而在新领域占据垄断地位。欧盟委员会指出,数据能够强化平台的间接网络效应,导致企业越来越依赖在线平台,而平台则成为市场和消费者的“看门人”,能够将数据垄断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。
在用户免费地为平台劳动,生产数据时,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从其中提取剩余价值,同时利用数据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,并能够成为市场进入的壁垒
数据垄断下的获利方式
电商平台、网购平台、网约车平台等等一系列消费者可以直接消费的平台,可以通过所谓精准定价策略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定价,或者通俗一点说:“大数据杀熟”。
其他掌握了用户“注意力”的信息流类型平台,比如以前的贴吧、现在的抖音等等,可以通过投放广告的搜广推业务模式进行获利,这听起来人畜无害,但实际上魏则西案告诉我们,平台垄断信息流之后寻租获利将导致“恶”的无序放大。
最后则是直接经济获利以外的其他获利形式,如意识形态的传播、舆论把控以及选举操纵等等手段,通过持有并分析海量数据的方式对现实世界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,从而达到利益集团的目的。
数据反垄断
世界各国意识到数据垄断对经济、创新、乃至于包括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之后,也开始了对平台的数据垄断问题的监管。但实际上,欧盟对谷歌、Facebook等美国公司的监管,更像是向它们收取保护费,而欧盟自己并没有可以与之竞争的互联网公司,欧盟民众也无法离开这些美国企业提供的服务。
中国由于有网络长城和之前一系列互联网管制措施,加上信息化基础建设和大量人才培养,确实成长出了一批互联网企业,成为可以和美国互联网垄断巨头打擂台的唯一力量。但与此同时,也是因为相关人才的缺失和体制上的原因,不得不实行“官本位”的管理手段,导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垄断、竞劣更甚,缺少类似于硅谷的创新中心,这一点在AI技术的发展上可以明显看出。
人们可能寄希望于Web3等去中心化技术来完成对信息垄断的超越,但实际上基于“虚拟货币”的任何产品和概念,其金融属性才是其主要内涵,而非通过去中心化技术改变生产关系。比如我曾经介绍过的MDT(Measurable data token),想要通过虚拟货币的方式让用户可以自行售卖个人信息以获利,如果他们真的相信可以达成,那么这表达了一种天真的幻想,幻想通过某种去中心化的技术,就可以在现行体制下完成垄断下的数据经济重分配。更有可能的是,没有人相信这件事,这只是又一个炒币的手段罢了。
普通人能做什么
迈克尔·赫德森在痛批美金融体系全球吸血的同时,告诉年轻人不要以从事金融工作为耻。只有当你足够了解其中的原理与运行逻辑,你才有办法分析其漏洞,从而尝试打破这一不公平的制度。我想,在数据垄断这一问题上也是如此。只不过数字垄断不像是其他垄断行为一样,比较轻易地就能看到其吸血的本质,而展现在台面上的,是大厂核心组表面上的光鲜亮丽,高额的报酬使其成为了所有人趋之若鹜的选择。这和金融业的情况何其相似,他们总是通过自己手中的金钱和权力向普罗大众宣扬自己高人一等,从而吸收世界的人才以维系自己的霸权。很多时候,大厂能雇得起这么多人,并不是因为有这么多的重要业务,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可以雇得起这么多人。
一个人从事的工作按优先级排序为三高,高价值、高回报、高效率。高价值并不一定是金钱上的奖励有多么高,而是声誉、金钱、自我实现等等加起来的价值。高回报则是有比较高的劳动杠杆率,单位时间的劳动产出更高,比如大部分智力劳动会比简单的体力劳动有更高的回报率。而高效率则是最容易,同时也是收益率最低的方式,即提升自己在劳动上的效率,比如网络写手更快地写文章等等。